第1作者:赵旭
通讯作者:赵旭
通讯单位: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研中心,中国科学院大学
论文DOI:
10.1016/j.cej.2020.124153.亮点
Sb(V)的回收是经过水合电子-辅助电还原实现的;反应6小时后,在最佳要求下回收了95%以上的Sb(V);Sb(III)电化学还原为金属Sb;实质的含Sb废水的回收率达到60%。全文速览
锑(Sb)是一种有毒金属,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,因此呢,美国环境守护署(USEPA)将Sb列为高度优先的污染物之一。Sb(III)和Sb(V)是水中最平常的两种形式,而后者被发掘更难去除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,吸附,混凝和沉淀等区别技术已用于处理含Sb废水。考虑到Sb可用于制备有用的合金和催化剂,与做为污染物去除相比,Sb的回收是更可取的。
科研显示,仅有Sb(III)能够直接电沉积到阴极上,但该过程中触及的Sb(III)氧化为Sb(V)会降低沉积效率。因此呢,在Sb(V)的电化学回收中,期望将Sb(V)有效地还原为Sb(III)。据报告,Sb(V)能够经过生物过程或非生物还原剂如绿锈还原为Sb(III)。然则,这些过程很耗时,并且可能将杂质引入水基质中。近期,水合电子(eaq-)已导致高度注重,由于它拥有-2.9V的标准还原电势,是最强还原剂之一。碱性要求下,在UV/亚硫酸盐(S(IV))生成eaq-尤其有吸引力的,由于它的eaq-产率高且生成副产物较干净。
在这项工作中,设计了紫外线/亚硫酸盐辅助电化学沉积(UV/SO32-/E)系统,该系统经过运用两室腔室施加外边电场,并将其应用于Sb(V)回收。运用淬灭实验和激光闪光光解实验进行了科研,结果显示,在UV/亚硫酸盐过程中生成的eaq-能够有效将Sb(V)还原至成(III),同期在阴极上沉积为金属Sb。另外,因为产生OH-,即使在酸性要求下(pH = 4),亦能够回收Sb(V),这有助于加强系统的pH值。施加的电场不仅保证了Sb(III)的电化学沉积,况且还实现了在宽pH范围内将Sb(V)还原为Sb(III)。这项科研可能为处理含Sb的废水供给有益的启示,并且预计该结果将为Sb的回收供给新的见解。
图文诠释
(1)Sb(III)和Sb(V)的电化学还原行径
图1展示了三价和五价Sb的电化学行径。在Sb(III)的电还原过程中,当施加的电势少于-1.0V时,Sb的浓度降低。在施加电势为−1.2V时,Sb(III)的最大回收率为70%。相比之下,当施加电势在-0.5至-1.5 V范围内时,几乎无出现Sb(V)的还原。对应的CV曲线说明,单独的电沉积不可直接回收Sb(V)。
(2)在亚硫酸盐存在下紫外线诱导的Sb(V)电化学回收
进行了UV/SO32-/E工艺中Sb(V)的电化学回收,如图2A所示。很显著,锑(V)的浓度降低和Sb的阴极上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增多,说明锑从水相迁移到阴极。值得注意的是,Sb(III)的浓度在最初的一小时内增多,而后逐步降低。这可能是由于Sb(V)成功还原为Sb(III)导致的。总Sb保持恒定,包含Sb(III),Sb(V)和沉积Sb,显示Sb的气态形式(SbH3)不是这里过程中形成的。在UV/SO32-/E系统中在-1.2 V下恒电位电沉积2-6 h后,Ti板上起始显现小颗粒,并且在阴极上逐步形成树枝状结构。因此呢,Sb(V)能够在UV/SO32-/E体系下逐步电沉积到阴极上,沉积物的重点晶体形式是金属Sb。经过XPS对沉积物进行分析显示存在Sb(III)和Sb。
(3)紫外/亚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的Sb(V)还原以及水合电子的关键功效
.
从图3A的结果能够看出,仅在UV/亚硫酸盐过程中Sb(V)被还原为Sb(III),并且当仅施加UV辐射或亚硫酸盐时未观察到Sb(III)的产生。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(V)在UV/亚硫酸盐过程中被还原为Sb(III),并且Sb(III)是独一检测到的Sb(V)还原产物。还科研了亚硫酸盐浓度对UV/亚硫酸盐工艺中Sb(V)还原的影响。如图所示图3B,较高的亚硫酸盐浓度,Sb(V)的还原率越大。
为了探究在还原过程中起功效的重点还原物种,重点可能是水合电子和H·,经过加入区别的活性物种淬灭剂进行探究。NO2-重点起到淬灭H·的功效,NO3-起到淬灭水合电子的功效,4C和4D结果显示,水溶液中电子水溶液中eaq-含量更少时,Sb(V)的还原不显著,即eaq-在UV/SO32-法中的Sb(V)还原起到了重要功效。
为了进一步确认Sb(Ⅴ)的还原过程中eaq-的功效,进行激光闪光光解实验。在10mM的亚硫酸盐的存在下,检测到在波长约680宽的吸收峰(图5A),这与eaq-的电子光谱一致。
(4)在低pH值下阴极产生氢氧根离子以促进Sb(V)还原
在UV/SO32-/E系统中,即使在低pH值下,Sb(V)亦会被快速去除,并且溶液pH值对Sb去除的影响相对较小(图6A)。Sb(III)的生成显示即使当UV/SO32-/E系统的初始pH值为4.0时,Sb(V)亦可有效还原为Sb(III)。这重点归因于阴极上出现析氢反应,阴极周边pH值的增多,从而引起溶液中SO32-的增多,从而产生更加多的eaq-来还原Sb(V)。
(5)亚硫酸盐浓度和施加偏压的影响
施加的偏置电势是影响电沉积过程的另一个关键原因(图7B),并且在所有施加的电势下有效生成Sb(III)。CV结果显示,当施加的偏置电位小于-0.8 V时,Sb(III)降低,并且更大的负电位有利于Sb电沉积。然而,进一步的电势降低引起在阴极上产生氢,这将对阴极上Sb的还原产生有害影响。因此呢,施加的电压应掌控在大约-1.2V。
文案小结
在这项科研中,研发了紫外/亚硫酸盐辅助电沉积(UV/SO32-/E)系统,将Sb(V)转化为Sb(III),而后在两室反应器中将Sb(III)进一步回收到阴极上。发掘经过UV/亚硫酸盐过程生成的水合电子是还原Sb(V)的活性物质。施加的电场不仅保证了Sb的电化学沉积,况且在低pH下能够增多阴极液的pH值,在Sb(V)的还原中亦发挥了重要功效。添加10 mM亚硫酸钠和施加-1.2 V的电势是回收Sb(V)(50 mg/L)的最有利要求,反应6小时内,Sb(V)回收率连续超过95%。
文案链接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0.124153
声明:
源自:公众号“环材有料”,本文仅为了分享交流研究成果,无任何商场用途。如有侵权,联系邮箱或添加博主微X删除。